河北绿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
> 政策法规 > 正文
团结香港基金:港抗疫科研 缺生产配套
作者:   添加时间:2021年8月30日

       本港抗疫科研中,涉及不少生物科技领域技术。团结香港基金指出,本港科研抗疫显示生物科技发展潜力,如港大喷鼻式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惟配套设施、临床试验申请程序、供应链等方面存在障碍,仍未投入生产。该智库建议政府应借着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机遇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,加快完善生物科技研发流程、培育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等措施,协助深港两地“拆墙”合作,发挥香港抗疫科研和生物的科技潜力。

  无疫苗厂房 缺基建规划

  继上月发布《策动湾区港深引擎 孕育生物科技新机》的生物科技政策研究报告后,团结香港基金近日以本港抗疫科研为例,进一步阐述本港生物科技发展的潜力和挑战,并提出三大方向的政策建议。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总监水志伟表示,政府现时正资助49项针对新冠肺炎的医学研究,其中港大自主研发的喷鼻式疫苗“卫活苗一号”去年3月已进行临床前研究,到今年7月才完成一期临床试验阶段,惟缺乏全流程配套,使到本港疫苗研发“举步维艰”。

  水志伟指出,香港没有疫苗厂房,政府亦欠缺基建规划,港大研发团队需要跨境寻求内地厂房合作,导致临床试验大幅延迟;本港审批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缓慢,后期临床牵涉近万参加者,仍需更多资金。

  因此,该智库第一项建议为完善生物科技研发流程,包括在河套区建立符合监管标准的实验室,尤其是大型动物实验室;增加审批委员会人数及开会次数,及避免重复审查,加快审批香港临床一期实验申请,亦可以透过河套区向内地引入港式国际临床试验管理模式,在区内统筹“香港+深圳”的多中心临床试验。生产方面,智库建议在河套建立生产线,前沿产品所需厂房面积较少,本港可设立如mRNA疫苗、高端医疗器械的生产线,完善供应链。

  另外,水志伟指,香港在疫情前错失不少龙头企业落户的机会,亦未有强化各世界级大学间的合作,导致无法把握疫情的科研经济效益。他解释指,多间药企在疫情中选择在其他地区建立研发据点,如BioNTech将于今年及2023年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及mRNA疫苗厂,Modena正探讨在日本开设研发基地及疫苗厂。

  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黄元山建议,政府应建立短、中、长期目标,首先以税务减免、租金优惠等措施吸引龙头落户河套,中期培育本地独角兽企业,提供充足的初创基金,形成集聚效应,久而久之“由草苗变成森林”。长期而言应由多间香港高校牵头,在河套成立跨境的大型生物科技研究机构,共享庞大资金和设施。第三则是透过衔接两地体制机制,在生物样本、药物审批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打通屏障,便利深港跨境要素流通。

打印本页    关闭窗口 
 
中国传媒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09-2021 China Media Group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.